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教育论文>>教育理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

作者:毕业论文网时间:2023-12-05 23:47:37阅读:127来源:本站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的城市化进程,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教育投资、办学条件和教师差距缩小,农村义务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大大提高。然而,在肯定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进展的同时,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仍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城乡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差异


新型城镇化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原有教学设施基础较差,与城市学校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绝大多数城市中小学都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设,按照国家标准配备了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体育器材等教学设施,而许多农村中小学只有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简单的体育器材等基本硬件条件《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统计数据显示,城乡义务教育在学生平均藏书数、学生平均计算机数、学生平均仪器设备总值、学校音乐设备达标率、学校体育设备达标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极大地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差异


从根本上讲,农村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教师数量不足、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低、教学效率低等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制约了整个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学历的差异。目前,城市中小学教师普遍达到本科水平,一些重点学校的教师教育正在向硕士和博士学位发展。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农村仍有大量的代课教师,其中一些只有初中学历。以辽宁省为例。虽然辽宁省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比例自2007年以来逐年下降,但2013年仍占8.03%,高于城市中小学3.15%。二是教师学科配置的差异。目前,城市中小学各科教师基本齐全,教学水平普遍较高。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体育、音乐、艺术等学科的教师相对短缺。三是教师工资待遇的差异。由于城乡教师工资福利存在差异,教师单向流动严重,农村流向乡镇,乡镇流向城市,优质教师一般流向城市学校,导致城市教师过多,部分农村教师短缺。


(三)城乡义务教育机会公平差异


*********同志多次强调,要让13亿人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生活中发光。但现实中,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机会公平仍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上。以辽宁省为例。目前,虽然省内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可以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但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需要一系列证明,包括原居住地无人监护证、城市暂住证、城市农民工证、户口簿证、实际居住证、劳动合同等,办理这些手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非所有农民工都能办理这些证件,这导致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最终选择了私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同时,由于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许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完成部分课程后,不得不离开城市返回家乡参加高考,使他们不适应,难以在高考中发挥正常水平,影响考试成绩。三、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途径


(1)着力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本质是城乡义务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发展,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限制,系统思维、整体规划,通过城乡教育相互整合、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和整体改进。因此,一方面,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义务教育责任,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规划布局,对这些学校的发展实施统筹规划管理,大力支持办学资金、办学场地、教师等。另一方面,逐步改变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学校状况管理制度,建立基于“纳税证明”和“社会保障证明”的新义务教育状况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从制度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平等化。


(2)完善义务教育资金保障机制,拓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筹集渠道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应在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过程中加大对区域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为此,首先要加强中央和省财政的义务教育投资责任,增加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倾斜,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行,逐步取消城乡二元教育制度,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享有同等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政府部门合理规划上级分配的教育资金的使用,努力解决农村中小学建筑、教学设施设备、教师待遇等问题,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条件。三是坚持农村义务教育多渠道融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社会各界参与义务教育资源的筹集和分配,扩大教育融资比例,特别是完善教育资金捐赠制度,形成农村义务教育基金,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鼓励和吸引企业、团体或个人积极参与基金筹集,通过这些方式使教育资金渠道多样化,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3)加强农村教师建设,促进城乡教师逐步平衡


加强农村教师建设,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重要保障。对此,首先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使其不低于城市教师标准,进一步落实农村教师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机制,切实保护农村教师合法权益,防止农村教师资源流向城市,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执教。二是逐步建立城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各大中小学要以城市教师支持农村教育为出发点,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支持力度,定期从城市中小学选拔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选拔主要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上示范课和指导课。同时,从农村中小学选拔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交流,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最后,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积极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交流会、培训会、教学调查等,为农村教师提供吸收新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


(4)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援助与合作,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势共享


根据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要求,各地区应制定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方案,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加强城乡学校的帮助与合作,实现教师、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义务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更大地区义务教育的均等化。省级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形成对口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援助关系;各乡镇协调本地区城乡中小学的对口支持。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帮助与合作,实现城乡中小学教学设施和教师资源的共享,将城市优质学校的义务教育资源优势辐射到农村教育薄弱的学校,以城市学校推动农村学校的发展。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