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教育论文>>教育理论杨增新统治时期的教育

杨增新统治时期的教育

作者:毕业论文网时间:2023-12-06 23:46:48阅读:144来源:本站

引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发展,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进程,新疆现代教育开始了,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高潮时期”。对于中华民国新疆教育研究,国外没有相关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仅限于新疆政府教育政策、各种教育教育行政机构的列举和简介。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华民国新疆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作为新疆教育发展的参考。


1、杨增新统治时期的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新疆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积极响应,先后爆发了迪华(今乌鲁木齐)武装起义、伊犁起义和喀什加尔起义。最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新疆属于中华民国,实行共和国。1912年5月,杨增新被中央临时政府任命为新疆都督。此后,新疆历史进入了杨增新主政17年的民国时期。


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其政权尚未稳定的情况下,杨增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统治危机。新疆形势相对稳定后,杨增新根据新疆的历史环境和教育现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和方针。杨增新从《阴符经》和《道德经》中总结了统治政权理论,“认为绅士可以欺负他们,如果欺骗比不欺骗更有利,绅士也应该假装愚蠢。”[1]杨增新统治初期,“新疆教育落后于内地,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能完全怪杨增新”。[2]杨增新虽然采取愚民政策,对内部实行“无为而治”,但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以静制动,因时因势,以无为为有为,即无为无为。[3]杨增新在教育方面也是“有所作为”。杨增新时期的新疆教育在他统治初期和后期发展不同。杨增新统治新疆初期,由于政府财政困难和资金不足,出于闭关自卫政策,杨增新政府没有立即开始发展新疆教育。在他看来,学校已经成为“混乱的根源”,[4]“学校毕业生日复一日,仕途竞争日复一日,世界混乱必然是因为这个。据统计,1912年,新疆有60所学校,1802名学生,107名教师,1919年,各类学校141所,学生4247人,教师202人,全省4个图书馆,1200册。[6]“清末,新疆共有各类学校606所,学生15691人。民国初期,大部分学校都关闭了,远低于清末的数字,但四年后,这种落后状况仍未改变。[7]“当时,全省只有迪华和伊犁有中学。虽然各县有一两所公立小学,但学生人数很少,更不用说女子教育和民族教育了。[3]杨增新执政后期,面对新疆人才极度短缺的现状,迫于当时形势的需要,不得不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行政以需才为急,储才以学校为先”。[8]1916年,在迪华举办师范学校讲座班。同时,还设立了学校和短期培训班,“培养官员,获得人才效益”。[9]同年6月,杨增新成立了政治研究所,因材施教。1918年,杨增新政府开办了一所工业学校,同时还成立了医学研究所,培养医学人才,“选术行医,自谋衣食”。[10]到1919年,“全省各类公私学校只有141所,学生总数4247人,教师总数202人”,[11]1920年,杨增新又成立了省立中学,开设了国文、数学、经济等新课程。1924年,俄语法政专科学校成立至1932年,这是当时新疆最高的大学,可以说是新疆高校的雏形。在少数民族教育方面,他当时在迪化创办了蒙哈学校,主要培养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的孩子。对于外国人在新疆办学,杨增新认为“大一回教主义倡导建设大同盟国是别有用意的”,[4](238)下令禁止“民间私聘外国人充当伊玛目”,“教育与内政关系至关重要”[12]。[13]可见,杨增新统治新疆教育,前期以小学教育为主,后期以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主,民族教育发展极为有限。杨增新作为一名熟悉西北边疆边境条件和民情的守旧官僚,治理新疆的主要措施是奉行老子的思想,“无所事事,静待动”。前者“节约爱人,不开奢侈之门”,后者“谨慎,不开灾难之门”。


二、金树仁统治时期的教育


1928年,新疆经历“七七政变”后,金树仁被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为新疆省主席,开始了执政新疆五年的政治生涯。在金树仁统治新疆时期,一方面延续了杨增新时期的一些政策,同时也改变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对外关系。在教育方面,与杨增新时期相比,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在“开办教育、疏通民智”思想的指导下,“全省学生7380人,其中学生约200人,1930年俄罗斯法律政治学院升格为俄罗斯法律政治学院。各有省中学、省师范学校、省图书馆、5000多本书。学校图书馆有1000多本藏书。[6](461)同时,为了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和妇女教育有一定的发展,并派部分学生到大陆和国外学习。到1929年,“新疆有122所初等小学,学生5477人,到1931年增至153所,学生7162人。[15]此时,“新疆的教育经费从1928年的53899元增加到1932年的1880057元,学校也从1929年的122所增加到1931年的153所;小学生总数由1929年的5477人增加到1931年的7162人。“1929年,初等教育经费184968元,中等教育经费179252元;1930年,初等教育经费156140元,中等教育经费179251元;1931年,初等教育经费161925元,中等教育经费234000元;1932年,初等教育经费113406元,中等教育经费255206元。[7]由于金树仁处理“哈密事件”的决策失误,全疆大部分地区纷纷爆发战争。“1932年,新疆只有68所公立学校,2274名学生,几乎比以前减少了三分之二。[4](243)在此期间,经文学校发展迅速。南疆各地都有经文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阿拉伯语和古兰经,放宽了外国人参与学校教育的政策,允许经文学校聘请外国人担任教师。这些外国人打着教书传教的旗号,大肆宣传“双泛”(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思想,对金树仁统治后期的“双泛”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