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教育论文>>教育理论网络语言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网络语言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作者:毕业论文网时间:2024-01-05 22:11:58阅读:155来源:本站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家庭的进入,互联网的进步使人类信息的传播和交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给语文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语文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网络语言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不再局限于网络交流,而是被大量“移植”到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小学生不仅在网络交流和日常口语中使用网络语言,而且在作文中也夹杂着大量的网络语言。比如“神马”、“浮云”、“给力”、“伤不起”、如今最流行的网络词语,如“有木有”,以及“杯具”(悲剧)、“酱紫”(这样)、“美眉”(美女)、这些表达,如“东东”(东西),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因为这些语言幽默、不受规范约束的特点与中小学生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求新求异的特点不谋而合。


网络语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属于一种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特定社会群体的沟通工具。网络语言是一种尚未成熟的语言符号,如果应用于书面,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例如,一些新词没有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随意使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歧义甚至沟通障碍;有些违反了汉语的基本规范,容易误导未成年人的汉语学习;有些词不健康甚至粗俗,影响了青少年的文明语言。中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语言标准化知识和应用能力不稳定,识别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如果没有限制,盲目使用网络语言必然会影响他们对正确单词的学习、对标准化语法的理解和对母语的掌握。


面对许多网络词汇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教学中及时、适度、适度地使用。网络上流行语言的选择性使用应遵循“雅俗”的原则――“优雅”意味着优雅和文明。“庸俗”并不意味着粗俗,而是一种习俗。我们应该接受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公众认可的文明和优雅的语言。相反,对于那些不健康、脏话的语言,对于那些迎合一些人的低级兴趣的语言,如“草泥马”,我们只能坚决放弃。我们应该客观、发展地看待网络语言,既不必杀死它,也不能消化它。


此外,网络语言也应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其适用范围应该限制在互联网上,传统的书面仍然应该强调标准化和准确性,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创新和差异。就像一些有趣的网络词汇一样,比如用“童鞋”代替“学生”、用“粥”表示“喜欢”、用“梨”代替“压力”等不规范的术语,可以在网络交流中使用,在日常口语中要慎用。但如果出现在学生的书面作文中,教师应按错别字扣分,并向学生强调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严格要求语言的规范,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二、网络阅读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如今,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巨大的网络知识容量已成为语文教材的有机延伸和无限补充,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各种时文和名著就能尽收眼底。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生阅读的书籍不会局限于教科书、图书馆和购买自己的书籍,而是通过浏览网页来享受阅读的乐趣。首都师范大学徐云志说:“因为互联网是基于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媒体,它可以同时传播大量的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和其他形式的信息,信息以超文本的形式出现。信息浏览不必按固定顺序进行。通过信息内容之间的链接,在线阅读可以随意跳跃阅读信息,给读者带来随意的感觉,实现个性化阅读。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要我读”向“我要读”转变。


随着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和手机等信息技术终端的发展,语文阅读更加生活化、即时化。中学生可以随时通过这些技术终端获取自己感兴趣的阅读信息。今天的学生不仅要读圣贤书,还要关心家事、国事、世界上的一切。在2001年“语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讨会上,陈金明先生强调:“互联网是最大的信息载体,进入社会后,一个人要想跟上时代,成为能够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员,就必须阅读――尽快学会在网上阅读。”学生对社会和时事的关注,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开阔视野,增加思维深度。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缺点也对中学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网页浏览非常随意,学生容易受到次要信息和无关信息的干扰,兴趣、注意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效果。许多学生在离开互联网后往往是“空的”。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网络上的信息往往是混合的,包括色情、暴力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如色情广告、黄色小说等。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和识别能力有限。如果他们阅读太多这些内容,它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这对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学生非常不利。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在线阅读习惯。在浏览网页之前,教育学生形成阅读的目标意识。多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它?你想从中得到什么?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只有这样,阅读才能有方向性,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用的信息。鼓励学生在线阅读,加强指导和自律,正确对待,避免因沉迷而耽误学业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三、网络写作对写作教学的影响


网络写作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网络写作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所有书面表达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总称。狭义的网络写作是指网络文学的创作。本章所述的网络写作是指广义的网络写作。


传统书面作文的读者往往只有语文老师,作文的质量只有老师的简短评论,甚至只有一个分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不能得到老师的充分评论和肯定。在网络写作中,发表练习的方式广泛方便,受到读者的期待,接受反馈,回复读者,成为网络写作兴趣的重要来源。在网络日记和博客中,点击率和读者的回复可能比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得到更高的分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别人关注的快乐,满足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的需要。有些学生不喜欢写作,在写老师布置的作文时说不出话来,但从网上发帖开始,他们逐渐对写作感兴趣,然后愿意通过日记和博客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愿望。网络的互动为作者提供了一个能够及时与读者沟通、交换意见的平台。此外,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面对无需设防的阅读对象,学生可以通过虚拟角色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新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自由、个性化、创造性地表达,尽量减少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正是虚拟世界带来的自由和开放,为学生的写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同时,网络写作在形式和内容上相对自由,突破了传统作文的定势,但也导致学生在网络写作中文体意识淡化。“四不像”风格屡见不鲜,错别字、同音字层出不穷,语言不规范现象突出。这不仅是无法应对考试作文,也是培养学生标准化写作的一大障碍。


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指导。既要注重网络写作在教学中的自由性和创造力,又要注重语言和风格的规范化,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语感和书面表达能力。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