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
什么是审美教育?我们所谓的审美教育也被称为审美教育,“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式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义,直接作用于教师的情感世界,从而不知不觉地塑造和优化人类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的人性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方式。”文言文教学,“作为一种特定的媒介手段”是各种诗歌,其美的表达是丰富多彩的。结合其美的因素,从人格、情感、艺术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迪、道德培养、审美提升,进入审美境界。
1、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
在心理学中,人格一般是这样定义的: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统一模式,包括个体独特、与他人不同、稳定统一的各种特征或特征的整体。打开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有人格的表达,即个性。“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反映了人的各种本质特征。”[1]这种“多重本质特征”是每个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态度、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共同而普遍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做的事情,或者说是我们的责任,就是利用教材中的所有优美因素,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力,优化学生的心理结构,铸就完美的人格,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西方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们有人格尊严,不愿意堕落成动物,道德品质自然会提高。”[2]文言文,记录和继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历史内容,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理想、精神追求和智慧勇气,其文化思想的积累,深刻、博大、深刻,是治疗当今时代人格问题的灵丹妙药,从整个社会强调从古代经典中寻找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
当然,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挖掘文言文,挖掘符合现代理念的美的元素,把握其精髓,提炼新观点。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成为健全高尚现代人格的重要途径。我们的老师需要引导和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古代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他们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人格,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事实上,在我们接触的文言文中,除了时代和背景因素外,积极加入世界、以世界为己任、担心国事、关注民生等材料非常丰富,与现代人格没有冲突。
二、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
美学研究认为,审美活动一直是主体与对象之间双向交流的产物。所谓的审美过程实际上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然后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就其心理结构而言,它包含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和其他审美元素,构成了一个内在的系统。审美的这种心理结构特征为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如审美对象的感知、联想的随意性、延伸性和跳跃性、情感的愉悦性、刺激性、理解的深度和完整性。
从学生本身来看,青少年内心崇尚美、热爱美、追求美,完全是一种天性和自然。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用无限的真情、生动的语言、身临其境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器官,直接感受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的美,激发学生情感波澜的审美特征。那么,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就能主动感受、理解和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美,“登山充满山情,观海溢于海”,进入学习作品,与作者或其中人物同甘共苦,获得美感享受,接受情感美的培养。
三、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
柏拉图在《理想国家》中指出,要找到一些有能力的艺术家,让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对美的爱好,进而形成融美于心的习惯。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将当时用来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和伦理观念的“礼”与艺术审美教育的“乐”相比,都放在当时学校教育科目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而且因为它们的重要性,
就其作用而言,艺术教育可以给人以美的启迪,塑造美的心灵,改善人的精神世界,把人变成审美的人,升华审美境界;从本质上讲,艺术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核心,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它使我们能够超越时空和文化,在艺术殿堂与大师交谈,深入探索和验证我们的审美感知,最终提高我们的审美素质。艺术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一是必须在艺术氛围中进行;二是必须采用艺术教育方法;第三,艺术教育的内容必须是艺术的。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
具体来说,文言文的审美教育,无论其作用还是本质,其实都是一种艺术教育。艺术的完整性决定了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必须人为分离,它的美感就会丧失。过去,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失败的原因可能就在这里。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优秀艺术品,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它们根本不被视为艺术品,不把握其艺术的本质,当然也不能体现其艺术的效用,更不能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的文言文审美教学,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把精美的文言文作为艺术,按照艺术审美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行教学,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
- 上一篇:定期在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下一篇:教育的目的应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