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野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学科。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文化内涵和人文教育功能的基础学科。教师应努力渗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人文精神内涵概述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自身情感、意志、修养、观念属性的综合体现,是通过感受、体验甚至直觉、顿悟等因素产生的精神文化产物,对人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动力、定位、维护、调节和强化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应以知识整合为基础,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人文环境的建设,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结合生活实践组织安排人文活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重塑策略
(1)全面掌握教材,挖掘人文思想
爱因斯坦说:“只教人一种特殊的知识,技术是不够的,虽然特殊的知识和技术使人们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个性,最重要的是,人们应该通过教育获得对事物和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感知。”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在强调教材的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融入自然[1]、历史文化和社会艺术,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例如,在教学中“圆周率”首先,让学生分组操作,测量三个圆的周长和直径,计算三个圆的周长与各自直径之间的比值。通过计算和交流,学生发现结果各不相同,大家都很困惑。这时,老师可以介绍圆周率:“早在1500多年前,中国就有一位数学家研究了教师今天讨论的问题,他得出了一个成功的结论。你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他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值为3.1415926和3.在1415927年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00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准确的圆周率值……”通过介绍,不仅使学生了解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并努力追求。实践证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及时将数学知识融入深刻的人文背景,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影响,还可以加强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教育,形成求实创新、不懈进取的学习质量。
(2)在课堂上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
人文视野下的数学课堂教学,首先要重视学生“人格主体”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和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人文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取决于真诚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文化环境的建设,将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好、理解、宽容等文化因素注入课堂,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在数学教育中多一些人文关怀,让学生不仅是未来的一个“科学人”,还是一个“文化人”。要打造基于人文影响的课堂,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观,热爱学生。亲和力强的教师通过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积极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和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个性。对于表现力强、不遵守课堂常规的学生,要爱护他们的创造力[2],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他们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要强调把激励带入课堂,对学生的行为持非判断、非批评、不贬低的态度;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我们应该少批评,多鼓励,在课堂上多感同身受,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观察学生当时的思想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情境氛围,为有效实施人文数学课堂提供心理环境。
(3)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做人”理念
《学记》讲:“好歌手,使人继其声;好教者,使人继其志之志;”。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善教者。善教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是教学生做人。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有专业能力,还要提高人文素质,重视人文教育。在教学中,不仅要具备数学素养,还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因素。数学教师的严谨性、责任感、亲和力等优秀教学质量和人文素养将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体现和渗透。实现数学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数学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真正实现教育目标。例如,人民教育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二卷)中的位置与方向一课存在一个问题:一张中国地图标明了中国五座山(恒山、泰山、华山、松山、衡山)的位置和名称。问题:图为中国五座名山,合成“五岳”。它们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岳衡山、()岳华山、()岳恒山。这样,我们就把握了定位的基本概念,明确了定位,进而展示了祖国的美丽山川,向学生介绍了祖国的河山,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理解、热爱和自豪感[3]。因此,只有数学教师有了对祖国的理解和对祖国的热爱,才能通过理性思维向学生传达这种情感感受,把它传达给学生“教学知识”和“教学做人”整合,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所有的使命。数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可用的东西,包括诚实、正直、勇敢,以及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实施人文数学教育,将人文数学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 上一篇: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下一篇:手势或身体动作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倾听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