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教育论文>>教育理论“全员育人”实践的必要性

“全员育人”实践的必要性

作者:毕业论文网时间:2023-12-20 02:05:30阅读:151来源:本站

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在此前提下,高校各部门、教育主体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践行教育理念,构建高校全面教育的整体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全员育人”的概念背景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体现了全员教育的概念。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全员教育的理念不断凸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德育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的社会心态”,“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心青年,倾听青年的愿望,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德育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这是对全体员工教育的又一次强调,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全员育人”实践的必要性


所谓“全员教育”,是指在高校教育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生工作队伍、教学工作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形成合力,广泛参与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在自身工作的基础上发挥教育作用。


要实现全员教育,必须明确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之间的界限和关系。首先是教学工作。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大学生丰富知识、增长能力的基础。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教学管理环节,由系等教学单位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制定培训计划,安排教学任务,完成教学考核,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发展;二是教学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学习、学术实践等形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满足培训计划的要求。二是学生工作。学生工作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成长,通过非学术工作指导和服务学生。具体包括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指导、团体学习工作、学生奖励资助、勤工俭学等,基本涵盖课堂外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承担教学以外的教育工作。


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也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两面。因此,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应相辅相成,共存共进,协调发展。要实现全员教育,必须在教学与学生工作充分结合的基础上进行。


从教育功能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是相互补充的。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提高专业知识教学质量,还要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只有通过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深度结合,才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从建设目标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也以道德培养为基本任务,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保障。在高校发展水平上,两者的有机结合和深度合作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


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就业困难”和“人才少”反映了传统教学形式不能满足人才培训的需要,面对现状,无论教学工作部门还是学生工作部门,都应充分认识到全面教育、全过程教育、全面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


3、现状和问题


目前,高校对全体员工的教育有着深刻的认识。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逐步深化,高校普遍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实现了高度统一,出现了一批有效、有特色的改革实践成果


第二课堂的丰富实践已成为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在强调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的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已成为大学生展示个人能力的另一个阶段。除了在第一课堂上获得专业知识外,大学生还在科技创新竞赛、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具体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能力。从学术水平的单向评价机制到以综合能力和专业爱好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拓宽了大学教育的渠道,开阔了全体员工的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教育形式到工作队伍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激发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学校、系、师生不断探索思想政治课的新形势;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为学生干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大多数高校,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工作职责不同,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这种管理模式具有明确的权责,可以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实现高效运行。然而,大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主体是学生。在学生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协调与结合仍然不足。目前,似乎存在以下问题:


信息共享不足。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学生的工作主要针对学生的课外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工作团队只能通过课堂出勤率和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教学团队对学生在科技竞赛、体育活动和学生组织中的工作知之甚少。教学和德育团队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显然不利于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精细化发展存在差距。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专业方向的细分和专职教师的发展壮大,教学工作在精细化发展中相当可观,研究生教育教学中使用的导师制逐渐延伸到本科。但在学生工作中,由于日常管理事项多,工作队伍人员不足,很难实现精细化程度高、针对性强的教育管理,在专业化水平上远远落后于以学术积累为基础的教学工作。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对全体员工的教育认识不足。有些学生缺乏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对学校的各种信息平台关注不够。信息的唯一来源是辅导员的通知。此外,一些学生对学校各行政部门的职能分工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学生对全体员工教育现状认识不足,许多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措施没有得到回应和落实。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