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的形式、内容和情感形象,直接教育学生,可以使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教学方法和多维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知识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1、以音乐情感,促进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的思想相对松懈,学习热情不如其他学校的学生好。政治课上那些空洞的说教未能触及他们的心,如果使用音乐这种情感道德教育将是非凡的。
《乐论》中说:“夫声乐入人也深,别人也快。“乐者圣人之乐也可以善民心。因此,王先导以礼乐而民和谐。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小之于理,动之于情,感之于心,导之于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学生的心灵。如果学生教唱“义勇军进行曲”,会给他们带来慷慨激昂的情绪,体验“国家兴衰,每个人都有责任”的使命感,只有全国团结,抵御外国侵略,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欣赏一些具有强烈思想意识形态的革命传统歌曲,如《黄河合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抗日救亡时期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场面。从深情的朗诵和宏伟的歌声中,我们可以听到时代的呐喊,看到黄河两岸人民不屈不挠、誓死保卫国家的场景。为什么这样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不让学生震惊,谁也不会觉得今天的生活来自不易,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报效自己的国家。还有最具现代风格的歌曲《进入新时代》,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理想情操。这种吸引力和兴趣远远超出了枯燥的理论说教,许多学者也把“开展音乐活动,塑造完美人格”作为培养新一代社会道德规范的渠道,探索音乐教育的良好途径。
二、启迪智慧,促进科学知识素质教育
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只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丰富知识,激发人的智力。
节奏活动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基础。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各种场合拍摄了人们的语言对话状态,并放慢了镜头进行观察,注意到了这一点:“当两个人交谈时,他们的互动是同步的,有时手指、眼睛(眨眼)和头部同时运动,并与语言的具体部分(如高音和重音)同步。有时他们甚至被所谓的“开放配乐”的舞蹈安排大师所控制。”这些观察结果证明了节奏在思维过程中的作用。
因此,当学生阅读和写作业时,放一些美丽、愉快的轻音乐肯定会激发他们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科学家贝弗里奇说:“音乐有助于直觉。。。情感上,音乐带来的乐趣类似于创造性思维活动带来的乐趣,适当的音乐可以帮助创造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感。”正因为如此,许多成功的科学家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爱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擅长弹钢琴,皮尔兹曼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基金获得者普里高津,进化论的创始人,美国系统哲学家拉兹洛早年都是钢琴家。可以看出,任何学科都可以利用音乐来激发人们的潜在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陶冶情感,促进审美素质教育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作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当我们接触到一部音乐作品时,我们感受到了作曲家的灵魂。也许我们不知道作曲家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但我们直接接触到了他的情感。瓦格纳还说:“音乐不是表达某人在某种状态下的激情,而是表达激情本身。音乐的节奏是生活节奏的体现。因此,当我们欣赏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时,激情的旋律会激励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不要为命运而气馁,扬起生命的帆,与命运之神战斗,直到他们走向幸福的彼岸。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华丽、优美、抒情,让学生感受到美好幸福的生活是通过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应该热爱生活,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光彩。此外,中国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将为学生再现“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如飞坠,徐而察之,金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的雄伟战场。因此,我们对士兵的智慧印象深刻,也被他们英勇善战的精神所感染。音色优美、节奏活泼、旋律优美、流畅的音乐众多。只要我们经常引导学生听一些思想健康、哲学深刻的音乐,就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信念。
四、发展个性,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乐观的精神、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和健康的个性。这是形成和发展其他品质的基础,是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赢得学习、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心理因素。可以说,职业学校的一些学生心理畸形。他们可能是家里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太上皇帝~掌上明珠”;也可能是调皮捣蛋的“小顽童”;更有可能是意志薄弱、经不起诱惑的“混世魔王”。因此,要利用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从多个角度调和学生的这些缺点和特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审美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密切结合高尚情操的教育,克服学生的嫉妒、冲动、任性、自卑等不健康、难得的心理,激发乐观、勇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全面发展精神品格,使他们的知识、意义、情感在心理结构上得到高度统一,德、智、体、美、劳在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21世纪人才的竞争取决于他们在商品经济和社会中能创造多少财富。高中教育作为新世纪教育的优生儿,能够为社会培养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与音乐教育不可分割,充分利用音乐培养学生的情感,保持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 上一篇:扩大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 下一篇:德育要重视学生人格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