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教育对过控专业学生培养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过控专业学生培养的启示
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作为集机械、化学、能源、控制、材料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的工业产值占整个制造业的50%以上[6]。因此,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相关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课程体系方面,我国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缺乏专业实践特点,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定位不明确;在培训方式方面,校企合作不深,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在培训方案方面,培训目标趋同定位不明确,人才需求研究少,教学计划实施缺乏灵活性。
通过对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双体系”培训特点的分析,在国家“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和全面符合“华盛顿协议”的指导思想下,“双体系”相关培训模式和特点,调整和改革学生培训手段和方法,创新控制专业人才培训模式,建立有效的控制专业学生培训持续改进机制,可从以下方面参考。
(1)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注重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德国“双制”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与我国现行以系统理论教学为重点的工程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制教育更受企业欢迎。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作为我国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工程专业,涉及工业领域广泛,相关企业众多。可以借鉴和积极探索德国高校与企业的共生关系,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整体协同效应。借助这一优势,高校通过建立建立高校C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建设培训项目,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在对知识有更深刻的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行业愿景和发展理念。同时,一方面采取措施,使企业参与制定过程设备和控制工程专业培训计划和课程;另一方面,加强企业教材和企业课程的实际运行,增强企业在学生培训过程中的作用,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2)提高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我国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教师大多毕业于博士学位,理论知识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自然联系。因此,要把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师培养工作,以提高培养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为目标,根据工艺设备和控制工程专业教师的特点,分层次、分层次完善培训机制,不断加强教师相关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双元制”的培养模式,按照“从理论家到实践者”的逻辑发展进行序化,相关企业也要从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的角度积极参与“双师型”培训的专业选择,教师在接受教学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能够更多地参与专业研讨会、行业调查和分析,加强职前职后培训的衔接,为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工程实践提供各种有效的鼓励和支持措施,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双教师”教师建设系列相关支持体系,过程设备和控制工程教师成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不仅能使教师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采用“一贯制”培训模式,优化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设置
德国的“双体系”教育采用“一致性”培训模式。所谓的“一致性”培训模式是整个学习过程在企业和学校进行,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企业培训,企业实践与学校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国内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过程控制专业培训计划和课程,根据学生学习活动和专业认知规律,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培训课程内容,结合当前行业发展,适当嵌入一些前沿专业技术和技能内容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拓宽专业和适应性。在课程分段设置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循环。课程设置具有基础厚、知识广、实践重的特点,有效地将专业与课程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实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种课程和教学形式。在学生考核中,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笔试、口试、论文、答辩等),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在工程实践评价过程中,企业专业人员可以参与或领导,在教学、实践、实践和评价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通过工程实际问题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树立以“以生为本”的过控专业学生培养目标
德国“双制”教学培训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我国“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在两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通过真实的职业环境、全领域的职业课程、全过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培养的。其工艺属性非常明显。因此,在培养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整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如何从教师主导向导师的角色转变,如何从教育者的角度观察,及时发现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然后把这些需求作为工程教育的切入点;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能够从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工程项目的角色转变,将良好的学习行为转变为习惯,将独立学习转变为自觉行动;三是探讨学生、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等主体的多元化,涵盖理论考核和实践培训考核,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德国“双制”教育作为一种相对成功的办学体系,对各国高校工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借鉴和促进作用,对进一步推进我国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德国“双制”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我国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正确理解和借鉴德国“双制”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加强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共同研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我国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的传统优势,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制和模式。
- 上一篇: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特点
- 下一篇:教育研究活动的能力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