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以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探讨了思维导图的设计过程。
(1)课前绘制
让学生通过自主预览了解文章的一般内容,明确写作背景。根据文章的大纲,分析老舍先生在养花过程中获得了什么乐趣,为什么要养花,找出文章的核心出发点,在脑海中构建初步的思维导图。
(2)课堂绘制
因为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偏向散文题材,学生对这类题材接触不多,所以文章中心思想的提炼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边画边学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图形的帮助下更直观地把握文章的背景和结构。首先,以“养花”一词为关键词,从每个自然段落中选择一两个小标题,思考如何描述养花过程中的乐趣,以及作者的思想感受可以体现在哪些句子和词汇上。让学生在独立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绘制导图,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导图向全班展示,让学生独立介绍绘制过程。最后,在导图的基础上,升华文章的主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奇花异草,为什么老舍先生只选择能自己奋斗的花草。对文章中心段落的情感朗读,让学生思考从养花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老舍先生的乐趣在哪里。最后,总结全文,完善绘制的思维导图的细节,总结养花的乐趣,用关键词表达。
(3)课后绘制
这一阶段是思维导图的最终完善阶段,具有消化文章重点难点、巩固课文的效果。可以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花草类型和特点,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原因,以右运嘉导图的形式展示。
(4)结果分析
由于每个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升华程度和理解深度存在差异,思维导图的绘制无法形成统一,教师在总结过程中必须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如果思维导图发展方向异常,首先要问学生写这个关键词的原因,而不是盲目的批评和阻止。思维导图的绘制要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让他们把思维导图提高到标准水平,而是注重绘制过程,通过导图辅助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具逻辑性,有效梳理各种语文知识点、词句的积累材料,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使思维导图成为有效的辅助学习工具。
- 上一篇:游戏化教学的必要性
- 下一篇:微笑教学,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