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教材插图,提高教学效率
巧妙运用教材插图,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教材插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在课前观察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复习插图,帮助理解文章内容;课后有效研究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插图与文本内容的结合更加紧密,对提高教学效率更有意义。
1.教学前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也可以将插图作为“导入”,完成课外到课堂的过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民教育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六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前,老师没有直接引入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课本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思考它是什么叶子,它的特点是什么,它是如何爬墙的。当学生们如火如荼地讨论插图时,老师们把它引入了课文中,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可见一斑。
2.引导学生复观插图,辅助理解文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插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如,人民教育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册21课《圆明园的毁灭》中有两幅插图,其中教科书115页的插图是小图,116页的插图是大图。阅读完课文的最后一段后,老师引导学生重新观察图片:“现在让我们来看看116页的图片。根据这张照片,你可以想象圆明园被烧毁前是多么宏伟,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它经历了什么样的灾难,你从哪里看到。”经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根据圆明园残留的建筑,学生们可以猜测圆明园被摧毁前的宏伟和壮观,但从其破碎的墙壁和杂草中,他们可以看到它被摧毁后的场景。然后一些学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想象和严厉地指责英法联军掠夺和烧毁圆明园的罪行。这样,教科书中的插图真正发挥了辅助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3.课后有效研究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人类的各种能力中,想象力是最神奇的,它是突然的,最能反映人类的创造力。生动的文本插图具有情节集中的特点。如果图片是图片,学生的想象力将受到插图内容的限制。因此,在课前观察和课堂复习插图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32课《阿德的梦》中,教科书中有很多插图。教完整的课文后,老师引导学生将插图连接起来重复课文,并充分想象阿德的梦中发生了什么,可能发生了什么。学生们根据插图展开了想象力的翅膀,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 上一篇:组织学校运动会,增强体育意识
- 下一篇: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教育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教育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教育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教育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教育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教育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教育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教育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教育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343号